当前位置:财经媒体网>>消费
全国地表水水质“十三五”以来实现“六连升”绘就人水和谐的美丽图景
发布人:叶知秋      信息来源:网络      发布日期:2022-10-08 07:35
全国地表水水质“十三五”以来实现“六连升”绘就人水和谐的美丽图景

天空满是水,波光粼粼。安阳市殷都区水冶镇居民张晓钦几乎每天都带着孙女去珠泉河边散步、玩耍。“水越来越干净了,我看着就开心。”

十年来,随着清水保卫战的深入,各地水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监测数据显示,到2021年底,全国地表水水质优良断面比例上升至84.9%,比2012年提高了23.3个百分点。十三五以来,实现了“六连涨”。重点流域水质持续改善,长江、珠江流域水质持续优良,黄河流域水质明显改善。岸清、鱼绿、水浅的景象越来越多,我国水环境质量发生了转折性变化。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不断完善水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体系,制定修订了《长江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还制定了20多项相关污染物排放标准,夯实了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基础。

为防治污染而努力奋斗。2015年,《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印发实施,确定了10条、238条有效措施,逐一落实到具体牵头部门和参与部门。政府、企业、公众联手,坚决打好清水保卫战。

“水十条”重点是“保护好水”和“治理差水”。大力保护饮用水源等水质较好的水体,进一步改善水质;同时,污染严重的劣ⅴ类水体,特别是对人民生活和生产影响较大的黑臭水体将大幅减少。

饮用水更有保障。“十三五”以来,全国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专项行动深入开展,依法清理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违法建设项目,排查整改2804个水源地1万多个问题,有效提升了7.7亿居民饮水安全保障水平。2021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监测的876个在用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94.2%。

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取得重大进展。“十三五”期间,地级及以上城市新建污水管网9.9万公里。黑臭水体整治直接投资约1.5万亿元,在治理污染的同时有效促进了地方投资和经济发展。到2021年底,全国劣ⅴ类水体比例下降到1.2%;9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基本消除,实现了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的总体目标,城市质量和人居环境得到改善。

建立“河流战略”

确定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要求“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确定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努力“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中国的“河流战略”得以确立和实施。

“以前江边有很多码头和工厂,空气中弥漫着奇怪的味道。”江苏南通一位摄影爱好者回忆起五岳和沿江地区的景象。2016年,南通启动生态保护修复工程,重点解决沿江几十年产业集聚带来的生态困境。如今,200多项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已顺利完工,拥有约14公里海岸线的巫山及沿江地区已被改造成绿野花海。

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在这场保护和修复长江的攻坚战中,已腾出162公里海岸线,恢复长江沿岸滩涂1225万平方米。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迎来转机,全干流持续保持ⅱ类水体。沿江11省经济总量占比从2015年的45.1%提高到2021年的46.6%,对全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从47.7%提高到50.5%。

黄河源头的扎陵湖、鄂陵湖一望无际。三江源国家公园黄河源公园进行大部制改革,将玛多县国土、林业、环保、水利等部门整合到管委会。“一个品牌,一套人马,将黄河源头治理到底。”黄河公园管委会资源环境执法局执法大队队长任庆多杰说。

经过治理的九曲黄河日夜奔流,恢复了生机和活力。黄河干流已达到或超过ⅲ类水体。到今年8月,已经连续23年源源不断,沿黄各省高质量发展又快又稳。

打控水组合拳

清晨,浙江省嘉兴市海盐县白杨湿地公园歌声动人。附近居民高振华和他的朋友在亭子里唱歌。“现在白洋河真美!”

这个区域曾经是小五金企业的聚集地,污水直排,河水浑浊。海盐县下定决心,下大力气控制、关停、搬迁辖区内69家企业,污染治理、生态修复、景观营造、文化推广等一系列组合拳被拿下。白洋河水质升级为ⅲ类,成为当地一张闪亮的名片。

水里有鱼吗?周边群众满意吗?十年来,各地区、各部门治水不再停留在减排、达标排放上,而是直接以水质改善程度为考核标准,以环境质量改善效果为关键。在水环境质量改善的硬约束下,硬招已经显现。

定义河湖的长度。河长制、湖长制全面建立,全国省、市、县、村五级120万河长、湖长上岗,全力治水。

控制排污口。中国推进入海排污口管理改革,全面排查整治长江、渤海、黄河入海排污口。加强陆海统筹,基本消除入海河流劣ⅴ类国控断面,近岸海域水质优良比例明显提高。

上下游携手。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建立健全,治水由“各自为政”向“同舟共济”转变。安徽、浙江等18个省份在新安江、赤水河等13个流域探索开展跨省横向生态保护补偿,上下游、左右岸共管的良好局面正在形成。从黄河流入山东省的水质明显改善,并保持在二类以上。今年,受益方山东向上游的河南支付了1.26亿元生态补偿资金。

2021年,河北省白洋淀湖区及入湖河流水质全部达到ⅲ类标准,实现了由劣ⅴ类向ⅲ类的跨越式突破,“华北明珠”再次闪耀。在中国大地上,一幅幅人水和谐的美丽画卷不断展现,惠及万物、造福人民的江河源源不断。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返回首页
热点专题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