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财经媒体网>>外汇
踩上元宇宙的风口后,消费级AR眼镜真的复兴了吗?
发布人:余梓阳      信息来源:网络      发布日期:2022-10-07 12:28   阅读量:6904   
踩上元宇宙的风口后,消费级AR眼镜真的复兴了吗?

十一假期大家都追了哪些新的狗血剧?你重温过哪些老剧?

作为漫威漫画的粉丝之一,长假不刷点漫威漫画系列,总觉得很空虚。在漫威英雄中,笔者最喜欢钢铁侠,最心动的装备是“贾维斯”随叫随到。谁不爱贾维斯的控制面板?在高科技的增强现实面板中,实时显示各种分析数据,主要依靠AR。

现实中,AR已经广泛应用于医学、教育、工业等领域。然而,消费者领域的AR设备一直不温不火。

熟悉智能眼镜市场的读者可能还记得ar智能眼镜从疯狂追捧到冷门的恐怖。2017年冬天过后,近几年市场沉寂,除了鸟兽散的厂商,很多留在桌边的厂商选择聚焦B端场景自救。比如谷歌智能眼镜在2017年重新上市,销售给医疗、工厂等企业。国内企业如亮风台、rokid等为B端和G端提供特定场景下的解决方案,核心是为企业降本增效。消费级AR眼镜无声无息,几乎消失。

近两年,消费级AR眼镜在元宇宙的影响下重新回到视线。尤其是今年,消费级ar眼镜市场明显热闹了许多。市面上出现了很多新的消费级AR眼镜,让人感觉AR眼镜的春天来了。

消费级AR眼镜为何重出江湖?死灰复燃的消费级AR眼镜会不会重蹈上一轮进化的覆辙?

消费级AR眼镜正在消亡

在讨论AR眼镜的复兴之前,我们先来看看上一轮消费级AR眼镜从市场上消失的原因,以便更好地理解这次复兴的原因。上一轮消费级AR眼镜偃旗息鼓,主要是因为技术、体验、场景、伦理等方面的限制。在消费级AR眼镜的宣传阶段,头部厂商在市场上推广的Demo重点是AR眼镜的流畅交互。在演示中,消费者可以通过简单的点头、眨眼和语音交互实现拍摄、导航、搜索、交流等功能。但实际上,交付给消费者的AR眼镜已经变成了买家秀和卖家秀。Demo中演示的便捷交互完全改变了。比如眨眼。消费者在拍照或对焦时,需要不断摆动头部进行对焦,斜视操作即可完成。而且还有卡顿的情况,交互体验差。在语音识别交互方面,理解能力和响应速度都不尽如人意。考虑到一体机的便携性,AR眼镜的设计也是微乎其微。芯片和电池都包裹在太阳穴处,所以电量有限。因为交互数据处理能力弱,产品耗电极快,续航能力差。

消费者最期待的视频会议和拍照功能,却因为伦理因素受到部分消费者的抵制。因为场景的设计涉及到监控和隐私泄露的风险。在一些大型公共场所,甚至有专门的招牌限制AR眼镜进入,最终导致AR眼镜功能单一。技术、场景、伦理、体验这些因素,让消费者的AR眼镜还没完全铺开就死掉了。AR眼镜厂商在C端市场挨打,只能去B端市场发展场景和业务。

然而蛰伏了几年之后,如今,在元宇宙的东风推动下,消费级AR眼镜卷土重来。各大厂商纷纷重启消费级AR眼镜的引擎。

“复兴”

在AR智能眼镜中,谷歌可谓是手柄般的存在。巨鲸从十年前第一次谷歌眼镜演示开始的飞跃,至今让无数人难以忘怀。十年后,第二代谷歌眼镜重返I/O大会,依然惊艳。

今年5月,谷歌在I/O大会上把自己的ar眼镜作为“one more thing”的压轴戏。这款AR眼镜可以实时翻译超过24种语言,用户佩戴后可以实时看到对话者的翻译,类似于字幕效果。

除了谷歌,其他AR厂商也很活跃。2021年12月,OPPO发布智能眼镜OPPO Air Glass,为消费者提供各种互动服务。

苹果也被透露正在研发AR眼镜,新的AR眼镜预计将于2024年上市。小米推出了以拍照为主的AR眼镜。

AR眼镜制造商Rokid、Bright Vision、Shadow Technology、Nreal、雷鸟创新等资本青睐的初创企业今年都有消费级AR眼镜上市。

在市场上,肉眼可见的消费级AR眼镜越来越多。是什么让沉寂多年的消费级AR眼镜市场再次火热起来?

1.2B侧市场有限,场景要求高,变现难度越来越大。它需要一个新的场景来打开业务。虽然C端的整体综合要求高于B端,但对于场景固定的B端来说,对单一用途或特定需求的AR眼镜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而在B面,AR眼镜主要是针对安防和工业场景。在工业场景中,AR眼镜的落地考虑的是AR眼镜的稳定性,能否在复杂的工作条件和恶劣的工业环境中发挥稳定可靠的作用。

现实中工业场景细分复杂,传统的数据和模型资源无法直接应用于AR场景。全方位建模和信息提炼工作量大,对人才要求高。同时,AR眼镜对工业环境的要求更高。嘈杂、多尘、网络信号差的环境会对AR眼镜的实际工作产生影响。B端的业务场景要求高,难以满足,可实现的场景有限。随着技术和场景的积累,需要为C端拓展业务。

2.押注超宇宙,占领未来。元宇宙是AR/VR能火起来的最根本原因。在这种面向未来的趋势下,很多巨头都投入了大量的资源和努力。比如脸书改名为Meta,把大量的技术和人才投入到了元宇宙的开发和研究中。元宇宙被认为是未来最有价值的数字空间,也是继互联网之后最有可能带来产业变革的重大机遇。在元宇宙中把握价值,就是为未来的商业价值占据一席之地。AR眼镜作为一个接近元宇宙的领域,也会随着这个大趋势起舞。

3.资本市场的复苏。对于产业的发展,资本的倾斜和投入是产业前进的重要“粮草”。近两年,AR眼镜在资本市场受到特别的关注。比如,创业亮亮视界在2021年初获得1亿元融资;Rokid获得7亿元融资,穆盈科技和Nreal分别于2022年获得数千万美元投资。AR眼镜厂商受资本青睐。随着重金投入,各种消费级AR眼镜也纷纷上市。

随着VR眼镜、电视节目和移动AR游戏的宣传,增强现实游戏已经渗透到越来越多的人当中。后市场教育时代,AR眼镜触达用户的需求链路变短,消费者的接受度和意愿显著提升。为了更贴近消费者,AR眼镜厂商在眼镜的外形结构和应用场景上都做了明显的改变。

轻量结构和丰富场景的变化

消费级AR眼镜迎来了新生,外形结构和应用场景都有了很多新的变化。从Google、OPPO、Nreal、雷鸟创新、Rokid等厂商推出的消费级AR眼镜来看,功能和场景各有侧重。

早期的AR眼镜、相机和一些光学元件暴露在镜腿附近,因此整体观感粗糙,突兀的镜片让佩戴者处于尴尬的境地。在国外,早期的AR眼镜被禁止出现在咖啡馆等公共场所,周围的人害怕隐私泄露。

现在,新的AR眼镜整体瘦身,镜腿和镜框几乎隐藏了芯片、摄像头和交互类的所有组件。轻量化的设计和炫酷的外观,除非特别说明,像时尚的单幅太阳镜,既能满足智能交互的需求,又能满足消费者对颜值的需求。太阳镜的外形结构是大多数厂家的主要风格,也有厂家另辟蹊径,选择新的结构形式。如OPPO单目组件,小米的双摄像头都有明显的ar拍照眼镜。

无论是一体化设计还是模块化设计,眼镜的整体结构变得更轻。芯片光学显示方案的升级,大大提升了VR眼镜的体验。高性能芯片大大提高了交互的响应速度。光学显示方案的升级,使新型LED显示屏的彩色画面更加均匀,易于受光。

场景方面,近两年新推出的消费级AR眼镜,在导航、通知提醒、提词器等过去的功能上增加了新的场景。主要新增场景包括巨屏观看和即时翻译,部分厂商选择探索一些特殊场景,如车载和听障应用。

TCL的雷鸟创新,AR行业老玩家Nreal的AR眼镜,都有支持巨幕观看的功能。便携式巨屏观看已经成为消费级AR眼镜普及的工具之一。谷歌和OPPO公司以即时翻译的能力区别于其他厂商。Google可以实现24种语言的即时翻译,OPPO也推出了中英互译功能。但眼镜中出现实时字幕,这种暴露的信息也会带来隐私泄露的风险。

在车载场景下,部分AR眼镜厂商选择与造车新势力合作,为智能驾驶舱的体验贡献力量。对于AR厂商来说,汽车驾驶舱配备的大功率芯片和高端音响,可以在导航和巨幕观看中展现最佳效果。在特殊的听障场景下,AR眼镜可以让听障人士看到“声音”,为听障人士与外界交流建立无障碍的交流平台。

消费级AR眼镜的主要功能是整合现有技术层面的各种功能和解决方案。厂商一直在探索新的场景,向后兼容侧重于更适合消费者的场景。

与消费级VR眼镜相比,两者最大的区别在于功能场景。VR眼镜专注于娱乐消费,AR眼镜会在此基础上延伸出更多的现实场景应用,比如导航、通讯、会议、拍照、特殊通讯等等。VR眼镜会更多的用在家庭场景中,主要包括看电影和游戏。AR眼镜的使用场景更加广泛,既可以作为工具,也可以作为电影游戏。这也是很多极客和消费者焦虑的主要原因。相比大品牌的墨镜,动辄几千块钱可能会让人觉得有点痛苦。但如果配备了丰富的功能,能够弥补其他消费电子产品不具备的功能,1000-3000的价格足以让这些愿意尝鲜的极客心动。

无论是作为新奇的可穿戴设备来体验,还是作为时尚单品来帅气,AR眼镜都打破了以往消费者的形象。这些瘦身后的AR眼镜都处于轻量化状态,走向消费大军。

打开宇宙之门

AR眼镜在功能场景和外形结构上的创新,让很多想尝试第一只“螃蟹”的消费者涌入各大电商平台,为新奇的体验买单。那么新的AR眼镜会长期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吗?还是像过去一样,风吹过又归于沉寂?

讨论消费级AR眼镜的未来发展,核心是AR眼镜能否满足消费者的刚性需求,解决影响体验的卡点。

从应用场景来看,消费级AR眼镜覆盖的这部分人群的购买力和体验是关注的重点。

对于消费者来说,娱乐观看的功能可以用投影仪、pad、手机、电视等各种屏幕硬件设备来替代。面对实时翻译、车载、特殊听障人士等场景,背后的人是1000多万。为这些特殊场景下的人群服务,消费级AR眼镜的市场规模前景还是有点意思的。但是,如果指望AR眼镜像手机一样成为每个人必备的消费级物品,那就有些痴人说梦了。

目前AR眼镜最明显的缺陷就是没有足够丰富的内容生态支持。另外,无论是体积、功耗还是功能,都很难摆脱“轻薄”的标签。比如一体化设计面前很难兼顾轻薄和续航,分体设计则被连接线困扰。

在服务好一部分人的基础上,磨练对需求和场景的洞察,才是AR眼镜厂商存在的核心。这样,当元宇宙到来时,就有机会与之碰撞,开出创新之花。届时,我们也可能会看到更多的创意和产品。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返回首页
热点专题
热点新闻